最近脑子里一直想一个念头,打算挥汗扼腕,大干一场,具体内容,不告诉你。但是毕业以前腾不出时间,所以有点儿抓心挠肝。于是我决定做些前期调查,顺便借机掏书,娱乐。
这只当是前期造势 (欢迎继续关注),其实是因为这个引子,想说点儿有趣的事儿。
几个月以前公司来了个叫周(四声)的女孩儿,20来岁,笑容可掬,仪态万方。虽然同在一个屋里,来了好久我也没跟她说过话,俗话说,隔个部门如隔山。终于,我们在茶水间相会了。君子之交淡如茶水,这里总是结识朋友的好地方。我们相视一笑,算是认识了。
当天她拿了个粉色的大盒子放旁边,引起了我的兴趣。本着我对艺术的不懈追求,我在内心激烈的挣扎,到底是吉他,还是大提琴呢?趁着这个机会,我假装若无其事地问,%*£(!@^"..盒子里是啥?... 你弹琴啊?啥风格?有没有cd我听听啊?看着我这么求知,周一一回答了我的问题,对啊,是吉他 (欧也),独立民谣,我有myspace回头给你。
之后我听了她的歌,欢欣鼓舞,并告诉了她。然后我仍然每周2天去上班,隔三差五看见周拿着琴做她的演出。偶尔隔着水壶或复印机遇见,互相问句how r u,除此之外周只呆在她的角落,我上下翻飞也撞不见她,所以再没交谈过。
昨天听说她找到新工作,最后一天。送别卡传到我手里的时候,心想说点什么呢,除了她的音乐,对这个人一无所知,音乐也只能听出一个人的毛皮吧,还是祝她好运了事。道别的时候,正好大家都奔赴开饮现场了,她有机会特意跟我说很高兴遇到你,我们myspace上再见。
我想大概就是这样的,一生中不断与人相遇,然后又不断与人分别,尽管其中总不免错失一些有趣的人,但即便交情长久,也总不免离别一刻,更何况那些行色匆匆的人。
这个事情讲到这,需要告一段落,说回我做调查的事情上来。
几周前去逛书店,在一个小架上看到一本B5开小册子,粗牛皮纸,统共5,60页,捡起翻翻,颇为有趣。随手放下以后,一直想起,昨天终于去买了下来。
这本独立杂志叫做MeatMagazine,meat又有有料的意思,所以我大概可以把它翻成肉感杂志吧,哈哈。独特锋利,原创而颠覆,这本杂志本身就站在一个非主流的山坡上,与它介绍的鲜为人知但独具潜质的艺术家一样自成风景。
我手上的这期附赠了一张光碟。今早想起来还没听,就随手插进电脑。回车键按下的一瞬间,一个鸣啭的声音伴着清水吉他飘出,我停顿了下来。我们舞着摆啊摆啊穿过夜晚的天空,我们又下落下落下落,不知所终。
是周。